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西能建工铜仁武陵山山水工程项目侧记
来源:
党政综合办
发布时间:
2022-03-01 10:33
早上八点,伴着清晨的阳光,安静休息了几个小时的项目部办公区域又在“嘀嗒”的键盘声中重新苏醒。接收新的任务、匆忙走进会议室、继续昨日未结工作、交流技术难题……大家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晚上十点,感受着夜晚窗边吹来的微风,打印机输送纸张的“吱吱”声陆续减弱。伸个懒腰、保存文件、关闭电脑、人走灯熄……大家结束一天的工作。
一周工作七天,背负着地质灾害治理向生态修复转型升级的殷切希望,武陵山山水工程项目部全体工作人员“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模式,是每天的工作常态。他们凭借夜以继日的顽强意志,精耕细作的缜密思维,为项目获取添砖加瓦。
2021年11月11日,西能建工终于从“千淘万漉虽辛苦”中赢取“真金”,成功中标了铜仁市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修复单元规划设计和子项目勘察设计编制项目。标志着公司由传统地灾治理板块向生态修复板块业务转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为公司承接优质项目,改善营收结构,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奠定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有了希望的种子,就要用心萌出芽来
2021年的农历牛年春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指出,贵州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这更加坚定了公司实施“绿色发展”以及助力贵州搞好生态环境建设的决心。
5月25日,西能建工从省自然资源厅正式获取了项目的信息公示。公司决策层清醒地意识到,省自然资源厅对项目的成功申报就是公司跟踪获取希望的种子。武陵山山水工程项目是当前公司从传统的地灾治理行业向生态修复方向转型的有力时机。
寻求公司转型发展,创造企业经济效益,根植绿色发展情怀,是参与人员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深刻感悟。
“小时候家乡山水孕育我长大成人,现在我成为了一名生态修复从业者,参与武陵山山水工程项目,同公司同事一起修复儿时记忆中山清水秀的美丽家乡,是我多年一直想做的事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与付出,让心中的生态文明之花的种子生根发芽,筑牢多彩贵州最大的发展和竞争优势。”一位铜仁籍贯的同事说道。
有了目标,就要付出行动
公司在获取项目信息后,主动作为,认真对《贵州省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讨论,形成了初步较为完善的项目承接思路。
随着对武陵山山水工程项目认识的深化,公司领导班子奔波于各单位紧凑的行程安排、周末会议室里传来的讨论声、深夜楼道里办公室外一处明亮的灯影、个人往返于贵阳铜仁两地的报销凭证多达50余张......公司员工看到了一个亲力亲为、靠前指挥、统筹协调的领导团队,为了增加公司获取承接项目的筹码,提高项目获取几率带头作出的实际行动。
8月29日-9月7日,公司集聚整合人员和资源优势,组织一支精兵强将技术队伍,对《武陵山山水工程项目实施方案》中申报的项目内容进行了研究。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铜仁武陵山山水工程项目从地域上来看,涉及“两区八县”,从职能管理上看,涉及到自然资源、发展改革、财政、林业、生态环保、农业农村等多个职能部门,不仅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来牵头,还需要各级相关组织大力配合,最大限度的形成合力。
为了以身作则,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恨水同志亲自到项目办公解难题、挑大梁,为如何承接项目出谋划策,对政府有关单位、社会各界彰显出公司对承接此项目的最大诚意、信心与决心。
在9月17日-21日4天的时间里,武陵山山水工程项目组织搭建指挥结构、建立核心团队、解决技术难题,以最快的速度调动各方保障要素,工程项目部的组建初具雏形,职责分工明确,形成工作合力。
伴着温暖感动,勇敢前行
十月,项目部人员都已离家来到项目一月有余,虽然大家都没有流露出国庆放假与家人团聚的期待,但是每次路过办公区域,都能听到手机那头传来“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妈妈我好想你呀”孩子稚嫩的童声,为人父母的同事也一改平日里严肃认真的语气,对着视频里的孩子温柔的说道“你在家要乖乖写作业哈”“我把手上的工作搞完了就回家来带你出去玩”。一丝牵挂、一声承诺、一句夸赞,满满的都是对孩子的思念和愧疚。孩子是软肋也是精神支柱,在繁忙紧张的工作状态中,因为有了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成为了项目部人员的奋斗动力。
为了早日打赢武陵山区生态修复保护工程的投标攻坚战,10月14日,铜仁市自然资源局发布招标公告,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投标准备时间。面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任务标准,项目部人员克服多重困难和阻碍,在时间节点内,竭尽全力将投标准备工作做到最好,再次对武陵山山水工程项目招标文件中的具体评分标准进行了复核。
顶着铜仁三十六七度的温度,数据收集组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在和自然资源局、林业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等不同职能部门的人员打电话联系,沟通说明意图,询问对方空闲时间,只要听到对方回复说“现在就可以”马上就带着溢于嘴角的微笑冲出项目部,在铜仁的县区街头中四处穿梭,只怕耽误了公司整个项目数据收集的最佳时机。顺利的时候马上就能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收集到数据,但有时候突发事件的发生也是不可避免的,等待、蹲守、拒绝都是常遇到的情况。
但当问到他们工作中有什么困难的时候,都是笑呵呵的说道:“只要能收集到项目组需要的数据,我们早出晚归,多等他们几个小时又算什么呢,在外面奔波一下,还有利于减肥,不然哪里有机会每天往返于这么多地方,看不同的风景,锻炼和不同人打交道的沟通能力呢。”
野外勘探组的同事,一直穿梭在铜仁“两区八县”的田间地头,利用无人机收集获取“山水林田湖草沙”不同地域类型的一手数据。当时,铜仁正值高温酷暑,要想野外环境清凉一些,正常的工作时间又不被缩短,就要早早的起床出发。在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候就到达指定的工作地点,中途不停的变换勘探点,有时候遇到不好收集详细面貌的勘探位置,为了获得更好的视角,就手拿着无人机,向着被太阳晒得焦黄的草丛方向,深一脚浅一脚地径直走去。夜幕降临,又收拾起厚厚的行囊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原路返回。回到项目部一边 梳理数据赶制画图,一边挠开身上被荆棘抚摸留下的印痕,开心的讲起白天遇到的难忘点滴。
11月11日,公司成功中标武陵山山水林田湖草沙项目,这是对前期投标准备工作的最好回报,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公司拥有了对铜仁市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修复单元规划设计和子项目勘察设计编制项目报告方案编制的主动权。通过对全市进行生态修复,实施林业功能提升实现“山青”,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实现“水秀”,实施农田功能提升实现“物饶”,实施人居环境改善实现“景美”,朝着构造山青水秀,物饶景美的新型乡村目标接续奋斗。
寒冬会逾越,春天也会来到
11月中旬,贵州冷空气来袭,铜仁也急剧降温,骤然间,短袖的多层叠穿也抵御不了区域天气的湿冷寒潮。
造价组的同事,降温的时候正在完成中标后专家组要求提供的编制修复工程规划设计的预算。刚来项目部的时候还是大热天,带来的换洗衣服都是短袖和薄款的外套,因为忙着编制修复工程规划的预算,也没有时间返回贵阳家中拿衣服。一位年长点的员工看到冻得直哆嗦还一个劲的说着“不冷不冷”“还能坚持”的他们,就像对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地说:“走,叔叔带你去买衣服去”。有位同事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一条“天冷的时候,就想吃火锅御寒....”的动态,最后也因为吃火锅的味道太重,没有可以换洗的厚衣服,没有吃成。
大人还可以依靠自身的免疫力抵御严寒,家里孩子的季节性流行性感冒就牵动着为人父母的心。
工程技术组的同事,承担的是整个项目规划编制的具体工作,遇到家里小孩生病,为了不耽误正常的工作进度,他们都是结束头一天的工作赶最晚的高铁回家,第二天又赶着最早的一趟车回到项目部。回家后看到生病的孩子哭闹不止,做父母的也睡不着,整个的休息时间也是高铁上眯着的一两个小时。赶到项目部周围的同事劝他回住宿的地方休息一下,他们却说:“还可以坚持,现在是手上工作的关键吃紧期,无论怎样都不能掉了链子。”
过去的九个多月时间,西能建工铜仁项目部不负众望所托,在艰难不易中伴随着温暖感动,以超凡的决心和勇气,攻克“投标、中标、编制”的诸多困难,完成了3个修复单元规划审查工作,完成梵净山东、松桃河和监测系统市级审查工作,完成其余子项目初稿。
此时已过立春时节,武陵山上翠芽冒绿,“三江”水温回暖,人们也正忙着播撒希望的种子。人勤春来早,实干正当时。元宵节刚过,建工人的足迹也到了各子项目的勘查点,深入论证、科学编制3个生态修复单元,18个子项目的生态保护修复与综合整治方案,为后续施工部分的具体操作提供较强的科学参考指引。借助新国发2号文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东风”,西能建工将因地制宜,在助力铜仁“一带双核建设、梵净山生态旅游建设、历史遗留矿山系统修复、乌江生态经济融合区发展、建立全国试点生态系统综合监测网络”五个方面不断贡献建工力量。(通讯员 秦理茂)
附 件: